从心脏的第一次跳动开始,心气推动血液濡养全身,生命的航船正式启航;从“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的十六字心传开始,中华文化代代相传,生生不息;1942年,全国名老中医沈仲圭老先生任北碚中医院院长,其“寒温一体,互相补充”的学术思想,“选药宜精良,配方宜巧妙”的用药理念,影响了数代北碚中医人。此后,在重庆市名中医付灿鋆 “六经辨证”和仝小林院士“态靶辨治”思想的指导下,重庆市中医名科——北碚区中医院心血管科守正创新,传承精华,为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以心护“心”。高血压的诊治,常以血压为标准,忽略了根由,重“靶”轻“态”。沈老提出,高血压乃中风前期,独创益阴潜阳涤痰方,以平息肝风法治标,以滋水涵木法治本。付老认为高血压的表现为阴阳失调,实则为血气变化,变动在肝,根源在肾,提出用六经辨证调血压。匠心独运求精进。受前辈指引,现任学术带头人李萍将沈老的益阴潜阳涤痰方和镇肝熄风汤化裁后,研制出院内制剂镇肝潜阳胶囊。同时结合仝院士思想,注重脉象变化,将高血压分为三期五态,分别采用“和”“化”“调”疗法,加上镇肝潜阳胶囊和十味降脂片,联合皮内针,穴位贴敷等综合治疗手法,纠正偏态,做到态靶同调。心以通为用。沈老认为,诊治冠心病,疏通脉络是关键。科室选用虫类药物,加上仝院士提出的丹参、薤 白、瓜蒌三味小靶方,针对寒、痰、瘀、虚等不同症状,采用中药足浴方,以及内关、三阴交、心俞穴留置皮内针等综合治疗,通过寒热并用,达到气机合调,血络通达。虽然通则不痛,但李萍教授认为除了通,还要养,通过益心气、温心阳、健脾胃、补肾气,让血液运行畅通无阻,更好地改善临床症状。若遇急性胸痛患者,也能立即行介入手术,使危急重症患者快速脱离危险。心衰被称为不是癌症的癌症。科室以益气温阳,活血利水为主开展治疗,用仙茅、淫羊藿、巴戟天温阳;五皮饮利水达到标本兼治。针对心衰伴有水肿的患者,辅以科室特色脐疗法,采用吴茱萸大青盐中药熨烫、艾绒灸、穴位贴敷等方法,在熨、烫、灸、敷、贴、填中达到行气活血、利尿消肿、温中散寒的功效。克服了常规疗法中缺钾缺钠、血压下降等副作用。别具匠心,益气通心,共济同心,这就是北碚中医院心血管科,首批重庆市中医名科,川渝中医心血管病专科联盟理事长单位。面向未来,科室将致力于心血管疾病的预防、治疗、康复全过程,形成重庆高血压中医诊疗规范,建成中医特色心血管五大中心,提升中医药防治心血管疾病的整体水平。传岐黄之术,承本草之美。在源远流长的中医文化中,北碚中医院坚持抱朴守一,良医处世,怀济世之心,颂中医之德!
转载声明:本文转载自「巫溪县中医院」,搜索「gh_30233264a8b6」即可关注,[
阅读原文]。
本文来自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如存在侵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