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至是夏季的第四个节气,交节时间在每年公历的6月20至22日之间。![]()
夏至这个节气,是一年二十四个节气中最早确定的一个节气,公元前七世纪,我国的先民就利用土圭测日影的办法确定了夏至。在夏至这一天,太阳到达地球的最北端,直射北回归线,此时是一年之中北半球白天时间最长,夜晚时间最短,太阳位置最高的一天,在这一天的正午时分,在北回归线的地区会出现短暂的“立竿无影”的奇特景观。![]()
清代陈希龄《恪遵宪度》解释夏至之名为:“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极也”, 夏至之名由此而来。夏至以后,地面受热强烈,空气对流活跃,午后至傍晚最容易形成雷阵雨,至会出现诗人刘禹锡《竹枝词》中所描绘的“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的奇特景观,甚至出现彩虹。![]()
![]()
唐代诗人元稹在《夏至五月中》一诗中描述夏至的景象:“处处闻蝉响,须知五月中。龙潜渌水穴,火助太阳宫。过雨频飞电,行云屡带虹。蕤宾移去后,二气各西东”。![]()
夏至节令与三种著名的中药鹿角、蝉蜕、半夏的生命周期相关。《礼记》云:“夏至到,鹿角解,蝉始鸣,半夏生。” 夏至者,天地阳气之极也。夏至过后,阳气始衰,阴气始生,所以阳性的鹿角便自然脱落,雄性的蝉便鼓腹而鸣,而喜阴的半夏开始在树荫下生长,并且因其生于仲夏之时,故名“半夏”。![]()
夏至属于“仲夏”之时。诗人杜甫云:“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夏至养生,宜午休补充夜短睡眠不足,通风纳凉,饮用凉茶、酸梅汤。宜多吃性寒凉、味酸苦的食物,如:橙子、酸梅、芹菜、绿豆、苦瓜、西瓜等。![]()
![]()
民间有“夏至一碗汤,不劳医生开药方”的俗语。应时的美食有乌梅小豆汤,苦瓜鲫鱼汤、苦瓜肚片汤、荷叶莲子老鸭汤等。当此之时,保持宁静的心态,不焦虑,不急躁,自然会身心凉爽,生命安康。![]()
![]()
编者按
南宋·陆泳《吴下田家志》中载《夏至九九歌》:“夏至入头九,羽扇握在手;二九一十八,脱冠着罗纱;三九二十七,出门汗欲滴;四九三十六,卷席露天宿;五九四十五,炎秋似老虎;六九五十四,乘凉进庙祠;七九六十三,床头摸被单;八九七十二,子夜寻棉被;九九八十一,开柜拿棉衣。”
![]()
![]()
徐晓玉 主任中医师
西南大学教授 中药学二级教授
国家中医药学校教育名师
世界中医药联合会药膳食疗专委会常务委员
全国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名师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药理学学重点建设学科负责人
重庆市中药学重点学科负责人
擅长:
中医内科:老年病、心脑血管病、代谢性病、体质衰弱、情志心理病。
编辑|任彬霞
校对|刘青艳
审核|刘秋梅
急诊|51533120
地址|巫溪县宁河街道滨河南路392号前进桥(新院)
巫溪县宁河街道广场街39号老城操坝(老院)
官网|wxxzyy.com.cn
本文来自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如存在侵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