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镇连发三例蜂蜇休克!这些救命知识速收藏
近期,朝阳镇卫生院一周内接连接诊3例蜂蜇伤致重度过敏性休克病例,所幸在山东支医专家王玉风主治医师带领的医护团队救治下均已好转。为保障公众健康,特作如下科普。

病例一:19岁青年男性,蜂蜇伤腿部及前臂(未留蜂针),半小时后出现周身红色斑疹,痒感明显,伴心悸、烦躁、声音嘶哑,经治疗好转。
病例二:63岁中年男性,被特殊蜂(有细腰线、头黑色,排除普通蜜蜂)蜇伤,1小时后出现周身风团样皮疹,眼睑及口唇水肿,经治疗好转。
病例三:40岁中年女性,蜂蜇伤右腿及右眼睑部,10分钟后出现周身风团样皮疹、烦躁,经治疗好转。

毒刺残留:蜜蜂蜇后留刺(需尽快取出),马蜂不留刺。
攻击性:马蜂(尤其胡蜂科)更具攻击性,可多次攻击。
毒性:单次蜇伤马蜂局部反应更剧烈;多次蜇伤时,马蜂毒液直接毒性风险更高。
蜂的主要致病力是蜂毒,蜇伤后病理过程如图所示:

注意环境:7-10月是蜂类活跃高峰期,远离蜂巢,发现蜂巢切勿靠近、捅弄或自行处理,应联系专业消防或除虫机构。
避免气味吸引:野外避免使用浓烈香水、发胶、香皂;妥善密封存放食物、饮料,及时清理垃圾,露天用餐或野餐时格外小心。
合理穿着与行为:穿浅色、光滑衣物,避免深色、鲜艳或带花朵图案的衣物,长袖衣裤和帽子可提供保护;遇到单只蜂飞舞,保持镇定,缓慢安静离开,勿挥舞手臂或快速奔跑。
做好防护:开车或在家时,关好车窗门窗,防止蜂类误入。

若出现全身性过敏反应(如皮疹、水肿)、严重毒性反应,或蜇伤部位为口腔、咽喉、眼部等,需立即拨打120或前往最近医院急诊科。医院将针对过敏性休克抢救、多器官损害处理及伤口清创等开展救治。
蜂蜇伤不容小觑,公众需提高警惕
掌握预防和应急知识
遇险冷静应对,及时求救就医
来源:巫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