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溪县文峰中心卫生院】一年一次的夏日“养生局”三伏贴开贴了!赶紧拨打电话预约!
冬病夏治
顺时而养
养
生
正
当
时
初伏
7月20日 - 7月29日
中伏
7月30日 - 8月8日
末伏
8月9日 - 8月18日
三伏天,作为一年之中最闷热、潮湿且阳气最旺盛的时期,入伏即将来临,随着气温逐渐升高,一种独特的中医养生方法——三伏贴备受关注。三伏贴,又称三伏天灸,属于“天灸”或“节气灸”的一种,是一种在夏季“三伏天”进行的中医特色外治疗法,其理论基础是“冬病夏治”,即在夏季最炎热的三伏天里,将特制的中药药膏(通常含有辛温发散、温经通络、化痰平喘等功效的中药,如白芥子、细辛、甘遂、延胡索、生姜汁等)贴敷于人体特定穴位,借助三伏天炎热之气,激发和调动人体内部阳气,祛除体内寒邪之气,从而达到预防和治疗冬季常见疾病,以及扶正祛邪、温通经络、散寒祛湿、理气活血、补肾温阳、增强体质等目的。
三伏贴的作用
穴位作用:运用敷贴疗法刺激体表穴位,通过经络的传导和调整,可纠正脏腑阴阳的偏衰,改善经络气血的运行,对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和病理状态,产生良好的、温和的治疗和调整作用,从而达到以肤固表、以表托毒、以经通脏、以穴驱邪和扶正强身的目的。
1、 止咳平喘
三伏贴能够温肺散寒,对于慢性支气管炎、慢性咳嗽、喘息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2、 疏通经络
三伏贴通过刺激身体的穴位,可以达到疏通经络的效果,有助于改善身体的血液循环。
3、 缓解疼痛
对于风湿引起的各种颈、肩、腰、腿痛,以及关节痛、关节炎等风湿骨病,三伏贴也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4、 调理脏腑
三伏贴可以调理脏腑功能,改善中焦虚寒、虚寒性胃病、胃肠功能紊乱、慢性结肠炎、虚寒腹泻等消化系统疾病的症状。
5、 暖宫调经
对于下焦虚寒、宫寒、痛经、带下量多等妇产科疾病,三伏贴也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6、 提高免疫力
三伏贴还有助于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对于小儿体虚易感冒者、反复呼吸道感染者等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三伏贴的适宜人群
三伏贴适合虚寒体质、冬季易发慢性病及需要提升免疫力的人群,尤其对呼吸系统疾病、关节疼痛、脾胃虚寒等问题有辅助调理作用,但需避开热性体质、皮肤敏感等禁忌人群。
1. 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
如慢性支气管炎、哮喘、过敏性鼻炎等,冬季易发作或加重,通过三伏贴“冬病夏治”可减轻症状。
2.虚寒体质或寒湿症状明显者
表现为手脚冰凉、畏寒怕冷、易腹泻、关节冷痛等,三伏贴可温通经络、驱散寒湿。女性宫寒痛经、经期不调等,可辅助改善气血循环。
3.亚健康状态调理
长期疲劳、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亚健康问题,可通过贴敷调理脾胃功能。
4.儿童特定适应症
体质虚寒、反复呼吸道感染或遗尿的儿童(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1、肺炎及多种感染性疾病急性发热期。
2、对贴敷药物极度敏感、特殊体质、皮肤病患者。
3、贴敷穴位局部皮肤破溃者。
4、孕妇、恶性肿瘤患者、传染性疾病患者、2岁以内的小孩、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
三伏贴注意事项
1.留贴时间
一般成人2-6小时。儿童0.5-1小时,根据个体差异,贴敷时间可以适当调整,以患者耐受为度。
2.贴敷前
如穴位皮肤处有破损、感染,或出现发烧、头痛、呕吐、腹泻等症状,需推迟贴敷时间。贴敷时间前后相差一两天,不会影响疗效。
3.贴敷后
局部皮肤微红或者有色素沉着、轻度瘙痒均为正常反应,不影响疗效,敷贴后第二天方可洗澡。如贴后出现皮肤痒、刺痒难忍、灼热、疼痛感觉时,应立即揭下敷贴,不可为了加强疗效,自行延长敷贴时间,禁止抓挠,不宜擅自涂抹药物,一般可自行痊愈。如皮肤出现刺痒难忍、红肿、水泡等反应,须及时就诊。
预约电话:理疗科 陈培修19132195222
贴敷地点:巫溪县文峰中心卫生院
供稿:中医理疗科
编辑:龚道香
初审:陈林
终审:黎远国
来源:巫溪县文峰中心卫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