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三下乡”:小洋芋里探寻科技兴农大成果
近日,西南大学暑期“三下乡”实践团队走进巫溪县文峰镇,参观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中心及重庆·巫溪马铃薯展览馆,开展巫溪洋芋发展历史与现状调研。
在马铃薯脱毒繁育中心无菌操作间,高温灭菌器、冷凝装置有序运转,技术人员进行试管苗无菌接种。同学们在专业讲解下,详细了解脱毒种薯从病毒检测到试管苗培育的全流程,深刻体会 “一株苗育出一片田” 的科技魔力。正是这套系统化、专业化技术,让巫溪洋芋克服传统种植中自留种产量低、抗病性抗虫性弱等难题,实现产量和品质双提升,成为带动农户增收的 “致富苗”。
随后,团队来到种薯仓库,这里是原原种“升级”的关键地。仓库承担原原种精准点数、大小分级、分类储存功能。看着传送带上大小均匀的种薯经自动化设备快速分拣,同学们真切感受到现代农业从 “靠经验” 到 “靠数据” 的转变,直观认知科技对传统农业的重塑。
在重庆·巫溪马铃薯展览馆,图表与实物展品系统呈现了巫溪洋芋的“成长史”。依托当地独特水土条件,巫溪洋芋营养丰富,还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如今,巫溪洋芋已形成种植、加工、销售的完整产业链,成为当地乡村振兴支柱产业之一。
此次调研让团队成员认识到,小小洋芋蕴含科技兴农大文章。西南大学学子将以此次实践为契机,持续关注乡村产业发展,将科研智慧融入田间,为巫溪洋芋产业提质增效、助力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来源:巫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