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涛:支医路上守初心,内镜灯下护安康


在巫溪县中医院内镜室,有一位忙碌的身影,她用精湛的医术为山区百姓筑起消化道健康的 “防护墙”,用温暖的坚守诠释着医者的责任与担当。她就是来自重庆市北碚区中医院的主治中医师谢涛,一位带着多年临床经验,扎根巫溪支医的健康守护者。

“我是一名党员,哪里需要我,我就去哪里。”2024年12月,谢涛响应支医号召,告别熟悉的工作环境,来到巫溪县中医院内镜室开启了为期一年的支医工作。在此之前,她已有8年脾胃病科临床经验,还曾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肌病科进修深造,中西医结合诊疗消化系统疾病是她的专长,尤其擅长消化系统早癌筛查和胃肠道息肉内镜下治疗。
初到巫溪,谢涛便感受到了山区百姓对优质医疗资源的迫切需求。这里不少群众健康意识薄弱,加上饮食习惯多以辛辣刺激、腌制、高盐食品为主,消化道疾病发病率偏高,且很多患者因忽视早期症状,确诊时已处于中晚期。“发现一例早癌,挽救一条生命,幸福一个家庭”,李兆申院士的这句话始终萦绕在谢涛心头,也让她更加坚定了在巫溪做好早癌筛查工作的决心。
支医一年来,谢涛始终坚守在内镜检查一线,用专业和耐心对待每一位患者。她累计完成胃肠镜检查1100余人次,开展内镜下胃肠息肉治疗、内镜下止血、食管异物取出等手术170余人次,更凭借敏锐的观察力和精湛的技术,成功发现4例消化道早癌,其中食管早癌2例、肠道早癌2例。这些早癌患者中,有一位让谢涛印象尤为深刻。患者是一位 40 多岁的男性,因轻微胃部不适前来就诊,原本只是常规检查,谢涛却在内镜下发现了食管黏膜的细微异常。“当时就觉得不对劲,虽然病灶很小,也没有典型症状,但不能放过任何疑点。” 进一步检查后,确诊为食管早癌。由于发现及时,患者接受了早期手术治疗,术后恢复良好,谢涛还考虑到患者经济困难,为他申请了免费复查,目前患者身体状况稳定,未出现复发情况。
“消化道癌早期症状不明显,很多人误以为是普通胃病、痔疮,一拖再拖就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 谢涛深知早筛的重要性,每次检查时,她都会仔细观察消化道的每一处黏膜,哪怕是毫米级的病变也绝不放过。她常说:“内镜是我们医生的‘火眼金睛’,多一分细致,患者就多一分生的希望。”
在谢涛的从医经历中,有两个故事让她始终难以忘怀。实习时,她遇到一位和自己年纪相仿的女孩,因间断便血误以为是痔疮,延误治疗最终确诊为乙状结肠恶性肿瘤伴膀胱瘘,年轻的生命被疾病吞噬;工作后,一位40多岁的工地工人,长期忽视胃部不适,确诊时已是胃癌伴腹腔广泛转移,让原本就肩负家庭重担的家庭瞬间陷入困境。这两个令人惋惜的案例,让谢涛不仅重视临床诊疗,更注重健康知识的传播。在巫溪支医期间,她除了完成日常诊疗工作,还经常利用接诊间隙、社区义诊等机会,向群众普及消化道健康知识,讲解胃肠镜检查的重要性,引导大家改变 “有病才就医” 的被动观念。“很多山区群众健康认知不足,加上经济条件有限,总觉得没病不用去医院。” 谢涛说,作为医务工作者,我们不仅要治病救人,更要做健康的传播者,让大家主动参与早筛,才能从源头减少疾病带来的痛苦。无论是为患者做检查时的轻声安抚,还是面对疑问时的耐心解答,谢涛始终用温暖对待每一位患者。遇到害怕内镜检查的群众,她会详细讲解检查流程,缓解他们的紧张情绪;遇到经济困难的患者,她会尽力协调,为他们争取优惠政策。她的真诚和负责,赢得了巫溪百姓的一致认可,不少患者慕名而来,亲切地称她为 “值得信任的谢医生”。
作为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青年委员、重庆市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委员,谢涛在支医期间不仅带来了先进的诊疗技术,还积极发挥 “传帮带” 作用,将自己的临床经验、内镜操作技巧毫无保留地分享给巫溪县中医院的同事们,通过查房带教、病例讨论等方式,助力当地医疗团队专业能力提升。“支医不是走过场,而是要真正为当地百姓做点实事。” 谢涛说,巫溪的山水养育了淳朴的百姓,这里的每一位患者都让她心生牵挂。支医时光虽然短暂,但她早已把这里当作第二故乡。
如今,她依然坚守在内镜室,用内镜为 “眼”,以仁心为怀,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守护着山区百姓的消化道健康。从北碚到巫溪,跨越的是距离,不变的是医者初心。谢涛用专业的医术、温暖的坚守,在支医路上书写着责任与担当,让健康之光照进大山深处,为更多家庭带去幸福与希望。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医务工作者的使命,成为巫溪大地上一道温暖的医疗风景。
供稿|胃镜室
编辑|任彬霞
校对|刘青艳
审核|刘秋梅
急诊|51533120
地址|巫溪县宁河街道滨河南路392号前进桥(新院)
巫溪县宁河街道广场街39号老城操坝(老院)
官网|wxxzyy.com.cn
来源:巫溪县中医院






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