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巫溪:坚守隔离点一个月 她成为群众的“知心人”
“赶紧回家收拾行李,争取一个小时之内投入隔离点的工作,十天后换班。”
11月3日早上9点25分,正在单位上班的李益春接到了紧急电话,由于疫情苗头显现,重庆市巫溪县盐泉隔离点已经整修完毕,需再次投入使用。而她要立即前往隔离工作。
李益春是重庆市巫溪县宁河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员工,为抗击疫情,她已经成为了巫溪县盐泉隔离点的“常客”。“一般都是十天半个月,早已习惯。”
放下电话,她赶紧把手头工作跟同事做好交接,马不停蹄地赶回家迅速收拾好行李,乘车前往隔离点。
李益春和医务人员正在收拾医疗物资为隔离人员核酸检测做准备。
10点30分,她到达了到隔离点,开始准备相关物资和所需设备。
运送抗疫物资、连接电脑打印装备,制作好工作所需表册……一切准备就绪后已经到了下午三点,紧接着就开始接收外地返乡隔离人员。这一忙,就到了第二天凌晨5点。
“前三天基本没有合眼,把隔离人员全都安顿好,才放心。”李益春说,酒店里有76个房间,只有两名医护人员。除了日常的核酸检测工作,他们还要时刻为隔离人员答疑解惑,安抚他们的情绪,忙到凌晨是常事。
11月6日晚凌晨三点,李益春刚躺下一会儿便接到了一通电话。
“李医生,我痛风发作,疼痛难忍,需要药物缓解……”
李益春立马联系外面的医生,自己则不停地安抚患者。凌晨四点过,救护车将患者运走前往医院治疗,她才安心。
在隔离点,不少人员情绪波动,李益春便化身“心理咨询师”,对他们进行安抚。她主动把电话留在微信群里,时刻接受隔离人员的“吐槽”,并安抚他们的情绪。遇到对政策不理解的群众,她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一边又一遍地耐心讲解,直到群众理解。
由于环境变化,一个5岁的小男孩总是闷闷不乐,不跟人交流。李益春空闲时间总是主动和他聊天,并且特意给他买了糖果,渐渐地,这个孩子也变得开朗了。
一天、两天、三天,十天很快就过去了,到了换班的日子,却没有同事到来。“疫情当前,同事们全部下沉社区支援,大家都很辛苦,能够理解。”
就这样,李益春在隔离点坚守了一个月。做核酸、测体温、报表、为群众配送生活所需物资、并答疑解惑……这些看似繁琐的工作,她丝毫不马虎。
“我们是大家眼里勇敢的‘大白’,疫情不退我不退。”李益春说,面对这没有硝烟的战场,同事们无一人退缩,她也会坚守岗位,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群众服务,为疫情防控贡献自己的力量。“期待春暖花开,期待车水马龙。”
通讯员:陈永建 王沁
供图:巫溪县委宣传部
来源:智汇八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