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成功

【重要通知】巫溪县妇幼保健院柔性引进儿科技术带头人——重庆大学附属三峡医院小儿呼吸科副主任周刚

本文已经收录在专题:

为切实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延伸,

破解群众 

看专家难、跑远路难” 的就医痛点,

巫溪县妇幼保健自即日起,

每周四定期邀请

重庆大学附属三峡医院

儿科专家驻院坐诊,

同步开展临床查房、诊疗指导等服务。

       专 家 简 介           

 

周刚

主治医师

重庆大学附属三峡医院小儿呼吸科副主任

 

2004年7月毕业于温州医科大学,毕业后一直从事儿科临床工作,有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擅长小儿哮喘、小儿肺炎、小儿支气管炎、小儿咳嗽、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小儿感冒等儿童呼吸系统常见疾病的诊断治疗及儿童呼吸、儿童重症方面疾病诊治。发表SCI、国内核心期刊论文10余篇,主持万州区科委科研项目1项,参与重庆市科技局项目3项,参与万州区科委科研项目2项。

服务承诺:爱心、关心、责任心。

 

 

坐诊

时间

每周四

上午8:30-12:00

下午14:30-17:00

 

 

坐诊

地点

妇幼保健院一楼儿科门诊

 

咨询

电话

023-51528628

 

 

儿 科 简 介

 

巫溪县妇幼保健院儿科成立于2017年12月17日,为医院的重点科室。设置儿科住院病区、智能一体化雾化室。现有医护人员18人,其中副主任医师1名,主治医师3名,主管护师2名,能够完成儿科常见病的救治工作并配合产科完成新生儿急救工作,对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新生儿重度窒息、早产儿监护、支气管肺炎、哮喘、疱疹性咽峡炎、川崎病、腹泻等各种新生儿、儿科常见病、多发病形成一套完整成熟的诊疗体系,且拥有有创呼吸机、无创呼吸机、新生儿经皮黄疸仪、新生儿抢救辐射台、蓝光治疗仪、心电监护仪、多频振动排痰仪等先进设备,治疗效果显著。

实行24小时值班制,节假日不休,常年有三甲医院专家坐诊指导,2021年通过医院互联网+5G远程医疗体系与重庆儿童医院搭建了远程会诊及绿色通道转诊平台。科室成员始终秉承“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创办理念,真正做到“我们用心,孩子开心,家长放心”,以精湛的医疗技术,优质的服务为患儿提供全方位的医疗护理服务,为儿童的健康保驾护航。

 

END

 

编辑:魏高钦

一审一校:陈昌英

二审:沈雪辉

二校:王安波

三审三校:刘小梅

来源:巫溪县妇幼保健院

 

本文来自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如存在侵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
全部评论
  • 默认
  • 最新
  • 楼主
  • 黄金时代 LV20 论坛精英
    2楼
    已阅
    9-12 22:03 · 重庆
    回复
  • 七分酿月光 LV16 王爷
    3楼
    谢谢分享
    9-12 22:39 · 浙江
    回复
  • 日暮苍山远 LV18 太上皇
    4楼
    9-13 08:32 · 重庆
    回复
  • 宝贝薇儿 LV18 皇太后
    5楼
    9-13 18:57 · 重庆
    回复
  • 重庆川妹子 LV18 皇太后
    6楼
    点赞
    9-13 19:13 · 天津
    回复
  • 丅B LV17 皇帝
    7楼
    9-13 19:32 · 重庆
    回复
  • 我执皆因你值 LV26
    8楼
    点赞
    9-13 19:38 · 四川
    回复
  • 陈仁洪 LV17 皇帝
    9楼
    赞赞
    9-13 20:04 · 重庆
    回复
  • 梦彩 LV16 皇贵妃
    10楼
    9-14 11:03 · 贵州
    回复
你的热评
游客
发表评论
最热溪友圈
  • 下雨天

    不懂你的心

    24
  • 油条老大

    23
  • 早安吉祥

    年少怎不轻狂

    21
  • 成年人,只筛选,不纠缠,简单点,我明牌,你随意~#做自己的光#

    春 儿

    21
  • 那代人的脊梁骨 巫溪的山,是七二年生人的第一重命。 生在大巴山褶皱里,开门见山,出门翻山。泥土是他们最早的课本,三岁跟着大人在坡上捡柴,五岁能帮着背半篓洋芋。天不亮就揣着冷红薯往学堂跑,羊肠小道上的露水能打湿半截裤脚,冬天冻裂的手背上结着血痂,却攥着课本不肯放——他们知道,读书是翻出山的唯一路,可更多人读到小学就辍了学,不是不想读,是家里少不得一个劳力。 八九十年代的巫溪,日子像石磨盘,转得慢,磨得人疼。男人们扛着锄头往土里刨食,女人们在灶台和猪圈间打转,一年忙到头,能把粮仓填个半满就谢天谢地。遇着天旱,玉米秆枯得能点着,看着地里的苗成片死去,汉子们蹲在田埂上抽烟,烟蒂扔了一地,也不敢在女人孩子面前掉眼泪。那时候没有自来水,要去几里外的溪沟挑水;没有水泥路,运点山货全靠肩扛背驮,走一趟县城要耗上大半天,鞋底磨穿是常事。 后来改革开放的风慢慢吹进山里,有人揣着仅有的积蓄去广东及北京打工。绿皮火车哐当哐当走三天三夜,挤在过道里连个坐的地方都没有。在工厂里,一天干十几个小时,流水线转得让人头晕,工资要攥在手里攥出汗才敢寄回家,怕被偷,怕被骗。留在家里的人,守着老人孩子,守着几亩薄田,夜里听着山风响,总惦记着远方的人有没有吃饱,有没有受欺负。 他们没读过多少书,却懂得“扛”字怎么写。父母老了,他们扛着赡养的担子;孩子大了,他们扛着供读书的压力。遇上亲人生病,要背着往县城医院跑,山路崎岖,汗水浸透了衣衫,也不敢歇脚。他们很少抱怨,顶多在饭桌上喝口包谷酒,叹一句“日子总会好的”,第二天又照样扛起锄头或行李。 如今这代人都年过五十了,巫溪的路修宽了,房子盖新了,可他们手上的老茧没褪,腰杆也慢慢弯了。偶尔坐在院坝里晒太阳,看着山脚下的水泥路通到家门口,看着孙子孙女背着漂亮的书包去学堂,会笑着说“现在的娃,比我们当年享福多了”。他们没说出口的,是自己把苦日子嚼碎了咽进肚子里,才铺出了这好日子的路。 这代巫溪人,就像大巴山上的松树,扎根在贫瘠的土里,迎着风,顶着雪,不声不响地,把自己活成了家的脊梁,活成了巫溪山里最坚韧的风景。 文案原创:微信名,纵横四海,外号大师兄。

    光头沈

    20
  • 就等你了#露个脸!巩固一下溪友圈的地位#

    精一眼镜

    20
  • 羊桥坝新米,只能说:好吃😋

    Amyxy

    18
  • 竖井

    野猪王

    14
  • 分享了图片

    野猪王

    12
  • 吃草动物升级版:菜放了3种,油放了3种,加了个蛋补蛋白质(其实我是不是想多了,需要补不?),剁辣椒提味,完美! ​ 坚持3个月能不能瘦下来?#一张照片更新今日状态#

    巫溪鸡血哥网CEO

    11
热点推荐

安装应用

随时关注身边时事,认识有趣的人

免费下载巫溪鸡血哥网
这是app专享内容啦!
你可以下载app,更多精彩任你挑!
绑定手机才能继续哦!
绑定手机账号更安全哦!
绑定手机才能继续哦!
绑定手机账号更安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