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李向琼 通讯员 阳麒麟
1959年5月,经大宁河的柳叶舟与巫溪人肩膀的载负,巫溪的土地上有了第一辆骄车, 2013年底,奉溪高速公路开通了。50余载间,巫溪从没有停止过炽热的期盼,从没有停止过积极的争取与奋力的拼搏,在悬崖峭壁上凿出一条条通向世界的平坦大道。
“交通兴则百业兴,要想富先修路”。巫溪人锲而不舍的“追天”梦,升腾了近半个世纪。
截止2012年底,这个辐员4030平方公里的山区县公路总里程达到3589.948公里。其中,省道333公里,县道293.59公里,乡道551.44公里,村道2411.918公里。农村公路乡通畅率、行政村通达率均达100%。
省道渝巫路、巫恩路、城巫路,县道两巫路、巫十路这些出境的公路也实现了全部贯通。
梦重新启航 4小时重庆
奉溪公路是巫溪的“生命线”。巫溪曾先后对这条公路进行了“四改三”和“通县油路”改建,但90公里需3小时车程。巫溪开始设想,将这条公路“三改二”,能省下1小时车程。
2002年,市委、市政府决定将“全市2020年规划提前10年完成”,作为“二环八射”高速公路规划项目之一的渝宜高速公路万州至巫山段提前开工建设。巫溪县委、县政府意识到,奉溪高速公路如果能同时上马,将成为巫溪至陕南、鄂西和三峡库区南北的“大动脉”,巫溪到奉节的车程将缩短至30分钟,到重庆主城区将从10小时缩短至4小时,到湖北武汉也将由两天变为5小时,到陕西西安将由12小时变为4小时……
于是,巫溪4小时直达重庆,巫溪人有了新的梦想。
崎岖终剪却 3小时周边
巫溪县地处渝、陕、鄂三省市交界处,恰在我国的几何中心。在只有木船的年代,也曾有过“巴夔户牖,秦楚咽喉”的辉煌,但更多的却是肩挑背磨的辛酸。到“十五”末,全县仍只有奉节、万州、陕西三个出口,与周边的巫山县、城口县、十堰市、神农架林区都是断头路,境内200公里省道好路率不到30%,全市公路考核倒算第一。
巫溪县“四大家”不懈的向上汇报请示,好消息接踵而至:巫溪至城口、十堰、巫山、神农架四条公路被纳入全市县际公路建设规划。2006年,巫十路通车。2008年,巫城路和巫神路一、二工程竣工。2009年,两巫路投入使用。至此,全长164公里总投资6个亿的县际公路建设尘埃落定。
2010年10月,全长200公里总投资约2亿元贯穿全县东西、南北的省道渝巫路、巫恩路大修圆满结束。全县对外出口通道增加到7个,除神农架林区外,与周边县至少有一条高等级公路连接,实现 “3小时周边”目标。
大山被驯服 乡镇大贯通
巫溪辖30个乡镇2个街道办事处298个行政村,人口54万,城镇化率低,山大坡陡,沟壑纵横,是一个典型的以公路运输为主的内陆山区农业县。
“十一五”初,全县乡镇公路通畅率只有40%,行政村公路通达率、通畅率分别为51%和0,全县80%的农民行路异常艰难。
2007年,我县提出“五年计划三年完成”的工作目标:总投入7个多亿,改造通乡公路406公里,乡镇公路通畅率达到100%;改建或新修通村公路1300公里,行政村公路通达率达到100%,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3500公里,硬化通村公路600公里,行政村公路通畅率达到26.2%;安装安全护栏250公里。2010年7月,巫溪县顺利通过全市农村公路“双百”目标检查。
放飞“追天”梦 巫溪大发展
从边缘到枢纽,巫溪的区位在变。2011年,巫溪县投入近3亿元,用4个月时间,在红池坝景区建成“云中花海”景点。2012年,景区接待游客超过100万人次,比2009年的2万人次增长了49倍,景区综合收入达到4亿多元,并成功创建国家级4A级景区。
2012年,巫溪依托西南地区最大的脱毒马铃薯繁育中心,生产脱毒马铃薯原种4000万粒、原种1.2万吨、良种10万吨。2013年,“中国第十五届马铃薯大会”在巫溪召开。
巫溪,就在你的眼前。
本文来自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如存在侵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