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自证身份,老道,法名圣一。乃系”紫微斗数·罗氏一门·蒙派十七代传人“。罗氏指的就是明代大家,曾在巫溪隐居的罗洪先。他是紫微斗数的一代宗师,传下门派无数,我们蒙派也是其中之一。何为蒙派呢,我不做过多的解释,反正重点就是一个”蒙“字,别看只是一个字,这里面的学问可大着呢。 老道游方归来,悉闻本地有一易学老师在网上与网友探讨巫溪风水格局。起先,心中颇感欣慰,在这个年代,懂得包装和推广自己的玄学界人士实在是太少了,这位易学老师这样的做法是值得肯定的。不像南门湾和老垌子里那些算命先生,报摊守旧,且不论他们玄学修为若何,仅是一日进项就让人担忧。玄学乃大宗之术,现在却多数沦落江湖,殊为可悲可叹啊。话扯回来,今日看到那位易学老师说起什么梦中,县府后山立鼎,宁厂复兴之遐想,而且还有人众发帖附和,老道心有所料,然不敢贸然测问,这个就不讨论了。
那位易学老师先是指责县府后山山顶水池山林不佳,又是什么笔秀山不能动,影响巫溪的格局,近日又梦见去山水而造大鼎。老道不由讶然,此非欲阿谀县府,巧取信任,又能是什么呢?老道洞悉了那易学老师的心思,心中不安,他的做法虽然机智,但是心思动歪了。
故老道不得不以耄耋之年,上网来与之商榷巫溪风水格局之问题,亦是讨教了。
所谓风水,就是地运了。天运,地运,人运,此乃玄学之说,遵循阴阳之理,乾坤之道,绝非封建迷信。什么是封建迷信呢,就是你过度相信一个事物,那就是迷信了。就好比科学家说,一个人一天应该喝八杯水,你认为这是真理,依照执行,那也就是迷信了。
不说废话了,还是话归正题吧。那位易学老师说,县府后山上的水池假山林不好,影响风水,那么该怎么改变这个不利的风水呢,他很快就给出了答案,就是他梦中的大鼎。在县府后山矗立一座大鼎。
老道正是被他这个解决方案给吓尿的。巫溪本是偏远小县,穷乡僻壤之所, 山清水秀之乡。而鼎为何物?自上古姒文命造就九鼎以来,鼎就是一个国家法统的象征(秦汉后被玉玺所取代),而县府正好是巫溪的代表和象征,易学老师让巫溪头顶大鼎,这似是不妙吧。八字中有个格局,叫做”财旺身弱格“,就是指日柱弱,而财旺。这个格局典型的特征就是,身弱不担财,表面好看而已。打个比方,就像,一个小孩,去担一百斤大米。怎么可能担得起嘛,但别人就会说,这人命好,小小年纪就发达了,看到的终究不过是表面现象而已。同理,巫溪一偏远小县城,怎么能够去背负一方象征意义非常的大鼎呢。当然,作用还是有的,就是好看。从风水格局上来说,这种格局的改变,能够给巫溪带来一些虚名,但毫无实利。还是用刚才的比喻。你非把一百斤大米,担到一个小孩身上,那能行吗?那小孩是要受罪的。返回来说大鼎和县府的事……举一反三,我就不多说了。
那易学老师还说过,县府对面有座笔秀山,是照耀巫溪出人才的,千万不能动。当年我眼睁睁的看着蒋县长拆除凤凰山上秃驴们的寺庙,后来也没见出什么人才啊。当我把那易学老师构思的,笔秀山对县府后山大鼎的构思这么一想,不禁冷汗直下。这不是要构成”书生临河问鼎“的格式吗?
当年楚成,武二王,威震中原各国,临洛河,也不敢问周鼎之重啊。易学老师竟然要在巫溪埋下一个书生问鼎的格局。这可是一个致乱的格局啊。那易学老师的玄学造诣,我真是不敢往下想了。
老道反而认为,县府后山顶现在的水池假山林,只要梳理好了,格局是不错的。水,主财,木主仁(德),若能让后山的树木旺盛些,水有通渠,以水生木,施行仁德,这不就是很好的格局嘛,于民于官都有利。
为谋个人声誉利益,胡乱指摘风水玄学,实在是要不得哦。望易学老师往后能够安心的为人堪舆算命,不要哗众取宠的摆弄巫溪风水了。大象之气岂可妄动。
老道人懒,本来还想谈谈自己的风水观念的,但是不想继续写了,以后再说吧。
老道原是云台观观中道士,后来道观为秃驴们所夺,于是隐退于云台峰神霄洞102号山洞。如果有人想找老道排个紫微斗数命盘啥的,请携带准确的生辰八字到我所居住的山洞细谈。如果门关着,你就大声喊:”圣一道长,芝麻开门。“我就给你开门。如果你喊了之后,门没有开,请在”嘟“的一声之后留言,我回来后会联系你。
好了,今日风水话题,到此结束。老道回洞修炼去了。真是个:”或卖疯来或卖癫,无人识我是真仙。若人要问家何处,山在桃源洞口边……。“
本文来自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如存在侵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