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成功

打土墙——巫溪农村传统技艺,越来越少人知道了

很久以前,巫溪农村就开始了打土墙盖房子,并一直沿袭下来,直到八十年代末才逐渐被石木、砖混等新型建筑结构所替带。如今,只有很少地方还保留着这种土墙瓦房。

当时,盖房子的“黄道吉日”择定后,就要开始打驳岸,随之挖根脚,砌大脚,万丈高楼从地起,农民特别重视大脚工程,水泥灌浆用不起,就利用坚硬的大石头砌大脚,砌平地面后,砌小脚,农民称其为“子脚”,这样土墙就压着“子脚”向上垒。

门槛的“海底石”一落, “院匠”亲自动手,大线照住、墙板垛正,一挂大鞭放过后,打土墙便从这一刻正式开始了。

将两块木板搭在一起,置于将要打成的墙体两侧,构成一个适当宽度的“槽”,填土于槽内,两人手持石夯锤依次夯打-这种建房方式叫“夯土版筑”,山丹的明长城都是用这种方法修建的。我们这儿管它叫打土墙或打板子,如今已很少见了。

两人中有一个为技术较好、又善喊唱号子者。他打的窝另一个必须紧跟着原窝打下。拍墙的人要用木拍把将墙体拍实,然后用刷子浇上水,再拍。

我们这儿有句俗话叫“快活不过打墙的,糟业不过喝酒的”。两人随着节奏喊着号子:“嗨哟星嗨哟 嗨得曼嗨呀!”悠扬委婉,此起彼伏,快活之极!

挖土 上土 挑土的小工越多越好.
整座房子就是这样用竹篓将土一筐一筐地背上去的。

这板打好后取下再接着打下板,如此反复。

吊线。

打墙的杵是半圆锥形的,安上“丁”字形木柄,双手握横杆,提起后借助下落的惯性,再用力下夯。
巫溪某些乡村同样可以看到土墙瓦房。不过,有关打土墙,大概也只在很少人的记忆之中了。
本文来自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如存在侵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
支持楼主

4人支持

阅读原文 阅读 54021 回复 27
举报
全部评论
  • 默认
  • 最新
  • 楼主
  • 夔夔 LV2 里胥 论坛老革命
    2楼
    小时候见过
    3-27 16:05 · 重庆
    回复
  • 巫溪佳恩鹿业 LV11 知府
    3楼
    现在哪个来切一墩这个屋 几号
    3-27 16:29 · 浙江
    回复
  • 三分天注定 LV1 路人
    4楼
    还有个名词,叫做“短水”,貌似是很重要的一天
    3-27 17:11 · 广东
    回复
  • 帆影 LV8 路人
    5楼
    小编厉害哟,你还在哪里去拍的这样的图片哟?巫溪现在应该没得人建这样的土墙了吧?
    3-27 17:50 · 重庆
    回复
  • 叶落无声 LV1 路人
    6楼
    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趁早!!!!!!!!!!!
    3-27 18:40 · 重庆
    回复
  • 长衫 LV9 通判
    7楼
    楼主辛苦了,谢谢。这些图片和资料反映的是巫溪哪个乡镇村组?我们(民间文艺与民俗文化协会)想去深入采访挖掘
    3-27 19:09 · 重庆
    回复
  • 钻石 LV1 举人
    8楼
    3-27 21:11 · 陕西
    回复
  • 洋芋先生 LV10 知州
    9楼
    这个基本绝迹了
    3-27 23:16 · 重庆
    回复
  • 即使心是黑色的 LV10 知州
    10楼
    3-28 01:11 · 重庆
    回复
  • 中华儿女 LV10 知州
    11楼
    3-28 07:28 · 重庆
    回复
你的热评
游客
发表评论
最热溪友圈
  • 人这一生能有几个瞬间,心是热的,话是真的,爱是不必权衡的!

    《不念过往》

    35
  • 无论你活成什么样子,都有人说三道四,这个世界我们都只来一次,吃想吃的饭,见想见的人。看喜欢的风景,做喜欢的事。 ​​​​

    南方的风ē

    26
  • #一张照片更新今日状态#

    风吹南方。

    26
  • 自家灰泰迪生的小狗喜欢的私

    小小馒头

    25
  • 分享了小视频

    净静

    24
  • 又一单完成,今年又过去一半了,下半年继续努力拼搏

    yaisg

    24
  • 分享了小视频

    净静

    23
  • 分享了小视频

    净静

    22
  • 劝别人一套又一套,劝自己绳子一套; 劝别人一二三笑,劝自己三二一跳。

    胎神

    21
  • 分享了图片

    仗义

    19
热点推荐

安装应用

随时关注身边时事,认识有趣的人

免费下载巫溪鸡血哥网
这是app专享内容啦!
你可以下载app,更多精彩任你挑!
绑定手机才能继续哦!
绑定手机账号更安全哦!
绑定手机才能继续哦!
绑定手机账号更安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