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从心开始
慈善,是给予;公益,是参与。在这个炎热的七月,重庆市巫溪县土城镇和平中心小学校就上演了一场社会爱心人士参与的公益活动。
本次公益活动有幸得到了重庆市移民局,重庆市民政局,重庆市慈善总会,巫溪县移民局,巫溪县教委,巫溪县民政局,巫溪县慈善分会等单位的联合支持。由重庆市慈善总会吉林商会分会、重庆市慈善总会志愿者总队大学生健康服务大队和重庆市慈善总会启爱大队老房子中队承办。
公益之心,人皆有之。本次活动还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早在半年前,一批来自重庆各大高校的大学生志愿者就着手准备暑期课程的设计与安排。本次活动的支教主题是《让幸福来敲门,过快乐暑假》。其中有29位爱心人士志愿担任和平小学留守儿童的“爱心妈妈(爸爸)”。
七月的重庆就像一团火,任凭炎炎烈日炙烤着大地,也抵挡不住这群“可爱”的人们。其实对于他们而言,此时的心情并没有那么糟糕,相反,就像这39度的天气——洋溢着无尽的热情。
20日一大早,各位来自天南海北的爱心人士代表就载着满满的物资与关爱,向巫溪进发了。山水无情人有情,经过整整九个小时的颠簸,他们终于抵达这所大山深处的小学校。
和平小学是巫溪县最偏远的小学,从县城到这里驱车都需要3个小时。学校有220余名学生,其中留守儿童就有140名。并且学校只有18名老师,还没有专职的体育和音乐老师。铁铮铮的事实与简单的数据告诉我们:孩子们需要的不仅仅是经济上的帮助,他们更需要关心与陪伴。
路途虽然颠簸,可是颠不垮爱心人士心中的慈善事业;条件虽然艰苦,可是爱心人士们觉得孩子们更苦!看着那一双双渴望知识、幻想未来的眼睛,他们在心里默念:孩子们,我们一定会尽我们最大努力来帮助你们的。
这不,21号一大早,在和平小学的操场上,一场简短而极具意义的活动就这样开始了。巫溪县民政局、巫溪县教委、巫溪县老龄委、土城镇镇长、和平小学校长、慈善总会吉林商会分会的领导出席了本次活动。同时大学生健康服务大队的24名支教大学生,老房子中队的代表,社会爱心人士代表以及和平小学全体师生也参加了本次活动。其中巫溪县民政局贺力副局长充分肯定了本次活动的重要性,对吉林商会慈善分会组织关爱库区儿童表示了衷心的感谢;巫溪县教工委王农嘉副书记提出了殷切的希望,希望这样的活动能够一直延续下去,切实可行地帮助到库区有需要的孩子。最后吉林商会慈善分会常务副会长刘光敏女士就各位当地领导的充分肯定与殷切希望向大家介绍了开展本次活动的初衷,并表示愿意长期在重庆库区对留守儿童做系列的扶志教育和关怀。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活动得到了巫溪县移民局的大力支持,他们为和平小学的孩子们捐赠了90套崭新的床上用品。对于冬天的孩子们来讲,这90套崭新的床上用品就像90团熊熊燃烧的火焰给孩子带去由里及外的温暖;各界社会爱心人士向140名留守儿童赠送了内容丰富的“爱心书包”;同时爱心妈妈、爸爸们还与和平小学的67个特困孩子一一结对,建立长期关怀计划。
当晚,一部反映支教的公益电影——《黄桷树下的孩子》也在学校放映,大学生健康服务大队的哥哥姐姐们带着孩子们坐在幕布前,有说笑,有逗闹,但更多的是感动,我只记得电影到了结尾部分,好多的哥哥姐姐和孩子们都哭了……
欢快的时光总是很短暂,伴随着熄灯铃的响起,一整天的活动就这样宣布了结束,可是我们的公益、我们的慈善才刚刚开始。在接下来的14天里,健康服务大队的大学生们会和和平小学的孩子们一起生活、一起学习。他们通过讲故事,课本剧表演,艺术以及美术等活动的开展来培养孩子们的综合素质能力。虽然学习与能力是重中之重,但是安全也不能落下,于是给孩子们进行自我安全培训也变得尤为重要了。
活动期间,就公益与慈善对和平小学校长孟毅力进行了采访。孟校长在谈话过程中不止一次地表示感激,他也期待越来越多的爱心人士能够关注库区留守儿童,为他们带来外面世界的知识、阳光和笑脸。但是他更希望能动员更多的人参与公益,做好公益!实现自己和孩子们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