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口述/谭家小娃子 整理/刘家二娃子
三峡库区有个名不见传经的地方叫荆竹坝,隶属于重庆市巫溪县管辖,座落在大宁河上游,两岸斧劈刀削的岩壁之上,耸立着三峡库区分布最集中、保存最完好、距今已2000多年的濮族岩棺葬群。
这些岩棺又称为悬棺,棺木全系整木剜挖而成,刀劈斧凿,工艺粗糙,棺盖与棺身子母榫扣合。一般长约1.6-2米,宽、高约0.5米,呈不规整的长方形。关于这些悬棺的来历,当地幼儿园的小孩都能给你讲个精彩的传奇故事。
![]()
那是在很久很久以前,荆竹坝有个绿竹掩映的小村子,村民们世代务农为生。在村东头竹林边上有个姓张的农户,家里就一个独生儿子,名叫张天,年方十岁,虽然调皮捣蛋,但自幼神通广大,不但力大无穷,而且拥有过目不忘的本领。
这天,张天正和几个小伙伴们在院子里玩耍,突然发现一个须发皆白的老人不知何时来到了院子里,正目不转睛地盯着自己看。张天大胆地走上前去问道:“请问您老人家来自何方,有什么事吗?”
![]()
老人说道:“你是谁家的小孩啊,请带我去见你的父母,我有要事给他们讲。”于是张天带着老人来到自己家里。老人见到了张天父母后,将其叫到一边悄悄地说道:“你的儿子看来不像凡人,请把他的生辰八字告诉我一下,我给他算算。”
张天父母见这位老人仙风道骨,也不像凡人,于是就把儿子的生辰八字告诉了老人。老人推算了良久后说道:“恭喜你们,这孩子有当天子的福分,只要从明年开始,到第五个年头的正月初一起,一百天内不得开大门,事情就成了。切记,是一百天,否则后果难测。”说完老人就走了。
![]()
时间一天一天地过去了,很快就临近第五个年头了,张天已长成了一个半大小伙子,虽然才十五岁,却已初具王者风范,在这方圆几百里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当地乡绅、学者等都对他刮目相看,都说这小孩长大了绝非一般人,村民们对其寄予厚望。
转眼间就到了老人说的这年正月初一,新年大节,家家户户热闹非凡,可张天家却冷冷清清,因为一早家人就把前门紧闭了,万不得已的事才从后门进出。有村民前来拜年贺喜,见其大门紧闭,也就调头走了。
![]()
就这样坚持了一天又一天,好不容易挨过了九十九天,只剩最后一天了,全家人都松了一口气。虽不知道满这一百天后再开门会有什么事发生,但事已至此,只能听天由命了。
终于到了第一百天的早上,这天一家人正在吃早餐,突然外面传来“咚咚咚”地敲门声,张天母亲一问,原来是儿子舅父来了。对于这位娘家大哥,张天母亲可是尊重得不得了,娘家是当地大户,两家相距甚远,平时难得交往,俗话说长兄代父,张天的母亲几乎就是这位大哥一手带大的,出嫁后大哥也一直接济自己,兄妹情深,一直心存感恩。
![]()
这下张天的母亲为难了,一时急得不知如何是好。门外大哥不停地一边敲门一边呼喊。张天娘想,反正今天就是一百天了,自己的哥哥远道而来,一早就到了,昨夜肯定走了个通宵,怎么能让他不走前门而走后门呢?当时风俗,一般下人才走后门的。于是打开大门,迎接贵客。
随着门“吱”地一声打开,兄妹俩见面还没来得及说一句话,就听到门口的竹林里传来“噼哩叭啦”的爆炸声,象雷声滚滚而过,响彻云宵,连续不断。现场所有人都惊呆了,一起跑到竹林边去看:只见根根竹子全部“炸节”(就是一节一节地爆炸),听这声音,这片数千亩的竹林全部炸了。再往地上一看,个个更是目瞪口呆,地上躺满了已经死去的金盔银甲的将士。
![]()
正在这时,五年前那位银发老者又出现了,一边摇头,一边叹息地走了过来,对着张天父母说道:“唉,九十九天都过去了,这最后一天你们却挨不过去,好遗憾好可悲啊!你们看,地上这些死去的将士,都是日后辅佐你儿了当天子的臣子啊,可惜!可惜!可惜啊!你家孩子再也没有天子之分了。”
![]()
孩子的舅父听了后十分难过,都是因为自己才造成如此惨剧,不觉泪如泉涌。马上拿出随身所带银票,并通知家里赶紧多送银票来,购置了不少棺木,把这些死去的臣子们全部收敛起来,先聚在一起,择吉日安葬。
![]()
此刻最难受的就是张天了,看着满地棺木,这孩子气愤至极,一时头脑发热,走进这些棺木群中,飞腿猛踢。说来也怪,这一具具棺木,经张天这么一踢,全都挂在了大宁河两岸上的岩壁上了。万丈绝壁,谁也上去不了,就一代一代地保存了下来,直到如今。
![]()
编者按:关于荆竹坝悬棺,前文当然是传说,为了真正揭开大宁河悬棺之谜,1980年8月,四川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的师生,用木棒架成脚手架,取下了放置最低的18号岩棺,据他们考察研究后所撰写的《巫溪县荆竹坝棺木岩悬棺调查清理报告》,专家们认为,这具悬棺的年代应在西汉晚期至东汉前期,为2500-2000多年前古代巴人、濮人的墓葬,巴国灭亡后,该葬俗逐渐被汉族的土葬所替代。该地于2013年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本文来自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如存在侵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