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溪的好声音
杜正坤
巫溪的好声音太多太多!
巫溪大宁河水,平常时间,清净拍岸的声音,汛期,汹涌奔腾、咆哮如雷的声音,是巫溪亘古不变的好声音。
巫溪4030平方公里阡陌农村的天籁之音,是土地与生灵的变奏,是风雨与雷电的和弦,是人与自然的交响。从每天第一声公鸡报晓开始,一鸡高歌,群鸡唱和,高亢而清脆。东方微白时,人醒了,土地醒了,鸟儿醒了,家禽醒了。下地干活的人们“清早起来忙,手搬象牙床,郎啊舍不得姐,姐也舍不得郎……”的歌声;燕子在屋檐下的小巢里呢喃;喜鹊在房前屋后的核桃树上、柿子树上喳喳叫着;小鸟在树丛中鸣啭;圈里的猪哼哼唧唧地叫唤;声音低沉而浑厚秉性憨厚的老牛,一边回嚼,一边哞哞叫着;羊圈里的羊也睡意惺忪地咩咩叫唤着加入合唱的队列。厨房农妇们择菜、洗菜,锅碗瓢盆碰撞出质感的韵律。这些没有乐队,没有指挥,听上去杂乱无章的声音,以其特有的节拍把率真和天性演绎得淋漓尽致,就是巫溪的好声音。
“情妹住在桃树林,桃林传来笑语声。一个蜜桃两人吃,一口一口甜在心,情哥情妹情谊深。”“唱歌唱得口里渴,情妹下河捧水喝。情哥慌忙爬上树,摘个果子扔过河,妹吃果子心恋哥。”“情妹门口一树桃,桃树下面架铁桥。郎在桥上溜溜闪,妹在桥上闪溜溜,铁桥不断情不丢。”“情妹门口一口塘,左边栽柳右栽杨。风吹杨柳二面倒,杨缠柳来柳缠杨,情妹缠住小情郎。”被专家、学者称之为重庆市古文化活化石的巫溪五句子歌,就是巫溪的好声音。
从巫溪古城十字街走出去的明朝时期湖南龙阳(今汉寿县)典史兼领巡捕青文胜,深恤百姓之苦,毅然赴京上疏,请求减免赋税。然而两次上疏不见回复。青文胜悲叹:“何面目归见父老。”在京城具疏击登闻鼓以进,自缢鼓下,就是巫溪的好声音。
20世纪60年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理周恩来宣布巫溪为全国药材生产红旗县,就是巫溪的好声音。
巫溪县委原书记郑向东作词、单炳波作曲、中国著名民族唱法女歌手、国家一级演员祖海演唱的《梦逍遥》,巫溪县人大常委会原文化教育专委会主任姜永胜创作的歌曲《大宁河彩色的河》,诗人黄欲萍写的《醉在大宁河》,就是巫溪的好声音。
在巫溪县举行的第十五届中国马铃薯大会、中国重庆第三届巫文化旅游节、首届渝陕鄂边区名特产品展示展销会和巫溪县第二届美食文化节,让世界记住了巫溪,就是巫溪的好声音。
全国敬老模范吴显才、全国模范乡村医生郑子权、全国模范教师赵世术、刘坤贤就是巫溪的好声音。
巫溪的乐和家园、巫溪的“四城一奖”给巫溪的好声音增添了活力。
巫溪老鹰茶、巫溪大宁河刺绣、巫溪红池坝森林公园、红池坝6万亩杜鹃花海、千年古镇大宁厂都唱出了巫溪的好声音。
巫溪是一块别有洞天的净土,她的美,永远留驻;她的精神,永远传递;她的好声音永远传唱!
本帖最后由 杜正坤 于 2018-1-25 10:17 编辑
本文来自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如存在侵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