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成功

巫溪的脊梁

                                                                   巫溪的脊梁   
                                                                       杜正坤
   年轮之树已绕到79圈的笔者,接触过数以千计的人民教师,常常为老师们那份特有的执着所感动,也深深感受到了老师们那种大山一样的品格,草原一样的情怀。
      红池坝隐去了春申君称雄的辉煌,老木园掩埋了白莲教起义军的铁骑,大宁河水淹没了宁厂古镇的“万灶盐烟”,后溪河波涛冲走了日本倭寇轰炸机扔下的罪恶炸弹……过去的一切都成了历史。而今,巫溪的山变得更绿了,水变得更清了,路变得更宽畅了,房屋由岩洞窝棚变成了鳞次栉比的“洋楼”,过去贫穷落后、卫生条件极差的巫溪县城变成了全国卫生县国园林县、全国生态县,获得了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一切的一切都变了,惟独没变的是生活在巫溪的54万巫咸儿女对这片土地的依恋、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对事业的执着追求。他们在历届县委、县人民政府的领导下,以愚公移山精神战天斗地,拼搏向上,奋发图强,谱写出了辉煌的历史篇章。战斗在巫溪4030多平方公里土地上的7000多名中小学教师就是这里艰苦创业的代表。他们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永久不变的情怀,他们以辛苦和奉献,在峡郡历史的画卷上添加着一笔笔浓墨重彩。
       巫溪中学第十四任校长秦远猷,在20世纪60年代,为了“不让一个学生辍学”,他脚穿草鞋,翻雪山,钻丛林,攀悬崖,涉冰水,冒着随时有被猛兽危害,蒙受“来历不明”的误会,不辞辛劳,勇往直前,步行数百公里崎岖险路,深入学生家中去访贫问苦,做过细的思想工作。秦远猷老师生前的文章“一次难忘的家庭访问”,让我们看到了巫溪中学原校长秦远猷同志“做蜡烛人呕心沥血育桃李,献才智青春披荆斩棘建中华”、“传道解惑茹苦含辛,似蜡炬春蚕风尚;树人培才鞠躬尽瘁,如苍松翠柏情操”的人民教师光辉形象。秦远猷老师在职时曾多次荣获省、地、县优秀党员、“优秀政工干部”,退休后又获得重庆市 “优秀离退休干部共产党员”、 “重庆市教育工作终身贡献奖”,住在50多平方米的房子里度过了85岁生日,20166月与世长辞时,存款折上的余额却不到5位数。
       1957年云阳师范毕业到巫溪县石门公社中心小学(现在的下堡镇中心小学)任教的朱思润老师,在极左的年代,因天雨涨水逾假3天而被处以自动离职,公职没有了,但他热爱巫溪教育事业的红心没变,他毅然留在巫溪担任民办教师,一教就是20年,直到1980年2月才由民办教师转为公办教师20年民办教师生涯,朱思润老师尝尽了酸甜苦辣 ,却无怨无悔。
      梁平县籍贯的易大孚老师,1956年万县农校毕业留校工作,1958年下放到巫溪工作,先后在镇泉小学、凤凰初中、巫溪中学任教,从此安家落户,扎根于巫溪。他在从事生物教学的同时,培育出优质小麦良种,并在科技刊物上发表了若干篇重量级科研论文。由于教学和科研成绩斐然,多次受到党和政府的嘉奖,1988年被四川省人民政府授予中学特级教师,享受政府特别津贴。
   骆世富老师,1960年万师毕业,分配到巫溪最边远的尖山区土城民办初中,从巫溪城步行3天到尖山土城,脚都走肿了,在养猪场改建的土坯房教室里上课,吃包谷面饭,干萝卜菜汤,当年,每人每月只供应2两菜油,18斤粮食,好多老师都得了浮肿病,四肢无力,仍然坚持上课。骆世富老师后来先后担任巫溪师范函授部函授辅导员、小学校长、尖山区教育办公室主任、县城厢小学校长等职,始终没离开巫溪,一直干到退休,他的4个子女中有两个成了教师,两辈人为巫溪的教育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凌云度老师,1963年8月13日,与30位同学一道,从万县师范分配到巫溪,翻宝字山,经寂静岭、干溪口、五道水、长河坝,一路翻山越岭,踩水过河,涉过了七十二道脚不干。晚上赶路,又累又饿,个个十分疲惫,沿途找山泉水喝,又买不到东西吃,一些女同学走哭了。脚走肿了,拄一根竹棒棒,一走一拐,到巫溪县文教科报到。然后分别分到巫溪县各公社小学任教。凌云度老师从村校教师、中心校校长、区教育办公室主任一直干到退休,也没离开过巫溪。
       在巫溪县宁厂古镇长大的陈燕翔老师,1976年从条件较好的宁桥中心校调到高楼中心校工作,步行走了三天,无怨无悔。虽然土墙房屋寝室里常有毒蛇作伴,但她始终不渝地扑在教育教学工作上,班上学生衣服破烂,她就一针一线的给学生缝补,把师爱献给了自己的学生。
   上磺的马瑞晴老师在边远高寒的土城乡五峰村任教时,为了御寒,把搁楼上的床铺用茅草围成一个厚厚的窝,睡觉时就钻进去……
   半溪的褚金诗老师1972年在海拔1400多米的大元村校任教时,由于当地群众太贫穷,学生贫穷,交不起书杂费,褚金诗老师用自己的工资垫付,高寒山村,学生没衣服穿,披着一张包帕、打着赤脚踩着冰雪上学,褚金诗老师把自己的衣服和鞋子给学生穿,学生家断了炊,上不了学,褚金诗老师从自己每月27斤口粮中省下几斤包谷送到学生家里……
   曾被重庆市委、市人民政府追认为“优秀教师”的尖山大包小学教师向清泉,从教十年,为学生垫支了数千元书学杂费,而自己却没有穿过一双皮鞋,也没穿过一件30元以上的衣服,在洪水袭来的生死关头,他把希望推给了学生,自己却被滔滔洪水无情地卷走。面对秦远猷的贫寒,面对向清泉妻儿的哭泣和他那矮小的土房,笔者想起了那些富翁们穿着的数万元一件的名牌服装和他们闲置在一边的豪华别墅。
      宁桥小学周大秀老师积劳成疾,累死在讲台上,人们清理她的遗物时,除了一大纸箱人民代表当选证书、优秀教师、优秀斑主任、优秀党员、劳动模范证书以外,别无它物。
   乡村小学教师赵世术坚守讲台20年,双腿残废后,靠妻子背送到学校坚持教学12年,以春蚕蜡炬般的师者大爱,照亮了山里娃的希望之路。
   高位截瘫,只有一条腿,坚持站着上课20年,疼得实在受不了了,就吃两片止疼药,2011年在课堂上突然摔倒,医院诊断为脑溢血。原本需要治疗6个月,谁知过了3个月,便拄着拐杖,给孩子们上课的天元乡高楼双河小学教师刘坤贤的口头禅“我在,学校就在,要坚持到最后一刻。”
   许许多多的乡村教师,在大山里教了十多年、二十多年甚至三十年,始终默默无闻、任劳任怨地工作着。他们想在县城买套房子却没有经济实力,只好望房兴叹。每天工作下来,声音嘶哑、力尽精疲、沉重的工作负担和经济压力象山一样压着,有时只好无奈地嘶哑着喉咙对着深山峡谷“哦——哦——哦——”地长啸几声,以驱逐、排解苦恼和辛劳。面对他们的叹息,笔者想起了都市卡拉OK厅里那些俊男靓女们紧抱着身子的狂跳和贪官成克杰、胡长清、张宗海之流只须签发“同意”两个字的条子,就可以捞取成百万、上千万的外快。
      巫溪的教师既普通又平凡。普通得好像大山上的石头,风吹日晒,色固质坚。正是这些普普通通的石头,铸成了巫溪的雄魂,岁月摧残,伟岸依然,平凡得像原野上的无名小草,为山里娃送去了文化,让山里娃走出了大山,冬去春来,黄绿更替。正是这些小草孕育了原野的生机,严冬酷暑,生生不息。
       珍惜生命,渴望富足,追求欢乐是人与生俱来的本性,可巫溪教师的心里只有学生。他们说,为了让广大人民群众的孩子受到良好的教育,为了培养一代新人,虽然累,虽然穷,虽然苦,但苦中有乐!
      人民教师,巫溪脊梁!

本帖最后由 杜正坤 于 2018-3-5 07:46 编辑

本文来自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如存在侵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
全部评论
  • 默认
  • 最新
  • 楼主
  • 绿意 LV25
    2楼
    杜老师好!
    3-5 08:27 · 重庆
    1 回复
  • 杜正坤 LV20 论坛精英 楼主
    3楼
    谢谢各位关注!祝各位一生平安!
    3-5 12:31 · 重庆
    1 回复
  • 平凡。简单 LV16 王爷
    4楼
    点赞。
    4-3 04:36 · 重庆
    回复
你的热评
游客
发表评论
最热溪友圈
  • #无论几岁,开心万岁#

    夜色,朦胧

    34
  • 雨越下越大,根本睡不着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诠释爱的真谛

    31
  • #露个脸!巩固一下溪友圈的地位#

    天亮不在沉默

    29
  • #发一张最近的照片# 10.1相遇巫溪

    福鸿

    29
  • 早安吉祥

    油条老大

    28
  • 今年第一次涨大水

    黑色曼陀罗伍

    28
  • 奶青………#钓鱼人快乐#

    ”忘情$弃爱“

    26
  • 山河壮阔,不负此行(巫溪田坝镇)#发现生活中的美#

    风溪(航拍)

    26
  • 年少怎不轻狂

    25
  •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 马兰溪大桥堵半小时!这个大哥可能忘记车停哪里了!

    大山义工志愿者

    24
热点推荐

安装应用

随时关注身边时事,认识有趣的人

免费下载巫溪鸡血哥网
这是app专享内容啦!
你可以下载app,更多精彩任你挑!
绑定手机才能继续哦!
绑定手机账号更安全哦!
绑定手机才能继续哦!
绑定手机账号更安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