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上关于“气”的定义有10个方面,其中有人的精神状态:~概、~节、~魄、~派、~馁; 怒:生气、发怒两个方面。关于骂的含义,一是用恶语或粗野的话侮辱人:骂人 、 骂街 、 谩骂、指桑骂槐。二是用严厉的话斥责人:责骂 。 三是骂名:受众人责骂的名声。
我们的社会需要要的是正气,需要要的是生气勃勃的生气,不需要无端的生气、怄气和邪气,反对恶语或粗野的骂人、骂街、谩骂、指桑骂槐等侮辱人的言行。
现实生活中个别心理变态的人,看什么都不顺眼,动不动就生气或火冒三丈、大发雷霆,或以骂泄愤,以骂为乐,以骂为能耐,自以为骂能体现出自己的人生价值。有的人则以为自己是老虎的屁股摸不得,谁敢摸他,他就气急败坏的骂谁;有的人是无端的骂,好像不骂人就不开心似的。还有个别端起碗吃肉,放下碗骂娘的人……
目睹这种种现象,笔者不禁想起,40多年前的1972年,参加万县地区学习考察团赴川西平原考察学习途中在金堂县宝光寺后殿两块碣石上抄写下来的两则碣语:“他人气我,我不气,我的心中有主意。君子量大同天地,好坏事物包在里。小人量小不容人,常常气人气自己。世间事物般般有,岂能尽如我的意。弥勒菩萨笑呵呵,大着肚子装天地……”“他人若骂我,我偏不生气。高骂上了天,低骂入了地。我若真该骂,给我好教意。我若无那事,他是骂自己。饶人天赐福,让人懂道理。若不学忍让,气上又加气。因气得了病,痛苦无人替。几多英雄汉,因气亡了命,想到死亡时,其事过得去……”
人生在世,要学会大度,学会忍气。笔者今年5月13日在巫溪论坛上发表了一首“处世”顺口溜:“上好肚肠要一副,慈悲心肝要二两。道理三分免干戈,温柔四钱可克刚。老实一个不吃亏,阴阳全用安四方。公平钵内细研磨,宽心锅里煎药汤。把握火候很关键,不骄不躁正适当。服药禁忌有三项,重中之重在调养。第一言行要一致,损人利己丢一旁。第二清除肠中毒,免得暗箭把人伤。第三消灭两头蛇,防止平地起波浪。”
在此,笔者再奉献一首“忍气谣”,希望能够帮助肝火太旺盛的朋友灭灭心火,降降火气。
人生好比一台戏,五湖四海来相聚。
遇事冷静不生气,性情急躁伤身体。
别人有气我不气,心平气和争端息。
忍让不是懦弱人,张公百忍乃大义。
开口说话讲文明,粗陋言语要回避。
出口成脏讨人嫌,众矢之的素质低。
左邻右舍莫攀比,儿孙琐事由它去。
吃苦享乐无所谓,心胸宽广增寿期。
本帖最后由 杜正坤 于 2018-6-3 07:33 编辑
本文来自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如存在侵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