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活跃在赵家坝盛世华堂超市门口,好又来超市门口,双子天街等地满街一个手推车,明晃晃的红招牌“老李白糕”想必大家 都很熟悉,一个中年妇女,卖米糕,五块钱一袋,一天她自己说能卖百多斤,本人从事食品糕点行业数年,也吃过老李白糕,下面谈谈想法,以下数据由食品安全检测得出,绝非恶意中伤,说出来也许吓你一跳,先说说添加剂的危害吧 以下来自百度百科,不信的可以自己查查: 甜蜜素,多么好听的名字,对于不了解它的人来讲,也许会望文生义,它像糖果那样甜蜜?其实不然,对于从事生产出口日本相关食品的企业来讲,它带来的不是“甜蜜”,而是“苦涩”。
甜蜜素,其化学名称为环己基氨基磺酸钠,是食品生产中常用的添加剂。中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1 996及增补品种)明确规定,在酱菜、调味酱汁、配制酒、糕点、饼干、面包、雪糕、冰淇淋、冰棍、饮料范围内使用,最大使用量为0.65g/kg;在蜜饯中使用,最大使用量为1.0 g/kg;在陈皮、话梅、话李、杨梅干中使用,最大量为8.0 g/kg。
然而,中国的GB标准与国外的标准不尽相同,据2002年统计, 中国采用国际标准率只有43.7%。在日、美、欧盟、韩国等经济发达国家利用其自身的科技优势,以影响人类安全和健康为由,不断提高食品及其添加剂的技术标准,增加检测项目,达到限制中国食品出口的目的。甜蜜素在上世纪70年代曾被日、美、英等国禁止使用。自2003年1月起,日本厚生省对中国输日的各类食品进行甜蜜素抽查检验,而后又决定自2003年10月17日起对中国输日的酱油、醋开展甜蜜素检验,日本规定食品中不得含有甜蜜素。对此,国家质检总局为避免事态的进一步恶化,于2003年10月28日发出特急通知,要求各地检验检疫部门立即对输日调味品、保健食品、调理食品、罐头食品、盐渍菜等相关食品(包括辅料中添加酱油、醋、调料酒),必须检测甜蜜素项目,合格后方能出口。同时要求检验检疫部门做好宣传和监管工作,从源头抓起,禁止企业在生产相关产品过程中添加甜蜜素。时隔7个多月后,从日方反馈的信息看,被检出甜蜜素的批次有增无减,日本厚生省已将我国列入“黑名单”的出口食品企业由原来的55家增至104家。国家质检总局发文《关于进一步加强对日本出口食品中甜蜜素检验监管工作的通知》,进一步要求相关出口企业要加强对原辅料(酱油、醋、料酒、鸡精等)的验收。最关键的是,这个东西致癌!你怕了么! 白糖熬了是什么颜色大家都清楚,略黄,绝非甜到带苦! 增白剂:又叫苯甲酸,随食品进入人体内,部分与甘氨酸化合生成马尿酸随尿液排出,部分与葡萄糖酸锌化合而解毒。在正常添加量的情况下,苯甲酸不在肌体内积蓄。但过多添加,易对人体造成苯积累中毒。另外苯甲酸上述两种解毒作用均在肝脏内进行,因此对于肝功能衰弱的人和肝功能损伤的患者,其生物转化机能减弱,解毒能力降低,导致肝脏病变,易引发多种疾病。她口口声声的纯糯米米糕,试问大家,哪家的糯米能才到像雪花一样白,国外进口的有么?改变了本质来美名叫纯糯米,真不知你心何安,你卖的越多就是害了越多的人,希望你做个良心商人,别害人了,昧良心的买卖终不会有好结果!
本文来自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如存在侵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