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溪民间故事--蛇舌草的来历
杜正坤
千百年来,巫溪民间流传着蛇舌草的来历的故事。
巫溪的山坡上有一种能治疗疮毒、咽喉肿痛、肠痈腹痛、毒蛇咬伤的草药,叫白花蛇舌草,又叫蛇舌草、竹叶菜、蛇利草。其味微苦、甘、寒,入胃、大肠、小肠经,有苦寒清热解毒、甘寒利湿热的作用,对痈肿、咽痛、蛇咬伤有较强的解毒消痈作用。传统中医一般也用于热淋涩痛、小便不利等症。治疗毒蛇咬伤时,可用白花蛇舌草15克、白酒250克,煮沸3至5分钟,口服或外敷伤口,敷药时先吸出伤口毒血,清洗消毒后用消毒棉垫覆盖包扎,然后用上述药酒浇湿敷料。
传说,古时候巫溪古城有一位姓陈的行商,挑着货郎担子行走在乡间叫卖针头麻线、剪刀、火柴之类的小商品。一日遇见一个农夫手里抓着一条白花蛇,正准备用铁钉钉住蛇头剥皮后煮着吃。陈货郎看见白花蛇一副可怜兮兮的样子,很是不忍心,赶忙对农夫说:“老弟,我用货担里的两样东西换你的白花蛇如何?”农夫听了小商贩的话,心想,这条白花蛇最多只有两斤重,也吃不了好几嘴,倒不如换两样货物还划得来些。于是把白花蛇提过来交给小商贩,从货郎担中选了家里需要的剪刀和梳头的梳子两样东西走了。
陈货郎等农夫走后就把白花蛇提到一片茂林中放了生。还有一次,陈货郎在售货途中,看见几个半大的小孩子手拿棍棒把一条白花蛇追赶到一个石头缝里时抓住了蛇尾巴,几个淘气鬼拼命地想把蛇扯出来消灭它。陈货郎从货担里拿出一把杂糖来对他们说:“小哥们,别扯蛇了,快来吃糖。蛇像我们人一样,也是一条生命,放了它吧。陈货郎见人打蛇就善意制止或花钱买来放生的事,数不胜数。
几年过后,陈货郎因胸背憋痛、低热羁缠、咳吐秽脓,请了当地许多医生医治无效,眼看就病入膏肓,快不行了。有人介绍了远处的一位名医诊治。
名医来到病人家里,诊断后开处方时,因一时找不到恰当的治疗方法,疲乏间伏案小盹。梦中一位白衣女子飘然而至,对名医说:“陈货郎是大好人,乐善怀仁,惠及生物,见有捕蛇者,他即买下放生,先生务必精心施治,救他一命。”名医向白衣女讨教良方,白衣女说:“请随我来”名医随白衣女来到病人家的地坝边上,白衣女却飘然而去,而在白衣女所站的地方却有一条白花蛇伸出舌头在蜿蜒爬行,蛇舌伸吐处立即出现丛丛小草。名医正惊异间,被人喊醒,原是病人家属来请他吃饭。
名医马上按照梦中白衣女的指点走到陈货郎家的地坝边,果真长着许多梦中所见的那种开着白花的纤纤小草,他便采了一些,嘱咐家属煎熬后给病人服用。病人服用后,果真感觉到胸宽了许多,随后继续煎服,半年时间陈货郎的病便痊愈了。
名医查遍历代本草,也没有查出这种小草属于什么药。偶尔的发现使他激动不已,他感而吟诗:“白花蛇舌草纤纤,伏地盘桓农舍边,自古好心多善报,灵虫感德药流传。”
本帖最后由 杜正坤 于 2021-8-13 06:59 编辑
本文来自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如存在侵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