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老子《道德经》“道生一、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报阳,冲气以为和”之语,方知阴阳二气互相激荡而产生新的和谐体,心有所悟,亦有所喜也。
由此想到“二”的含义很丰富,《易经中》“分而为二以象两”是数词,即一加一所得之数;《礼记》中“故君子有君不谋仕,唯卜之日称二君”,意为副,与正相对;《吕氏春秋》中,“令二,轻臣也”,意为不明确;《史记》中,“此所谓功无二于天下,而略不世出者也”,意为双、比,等等。
在巫山方言中,“二”作为词素,构成了许多生动形象的词语。
如:二逑货、二杆子、二杂皮、二流子:指行为不良之辈,惹事生非之徒,一句话管总,都是“不日毛”的家伙。但这几个词意思又有一定差别。二逑货:要通不通,不明事理;二杆子:行为莽撞,脾气火爆,与外地所说二楞子相似;二杂皮:滋事忧民,劣行重于二流子;二流子,吸纳的外地方言词语,重在游手好闲。
二悻悻、二揲揲、二晃晃:指冒傻气,做事莽撞,不计后果的人;
二泡皮:狂妄自大的人,其言行用“二泡二泡”来形容;
二哥、二妲:民歌中常用二哥代指情哥,二妲代指情妹儿。另外,二哥还指男根,又作“老二”。
农二哥:农民的谑称;
转二哥:转业军人的谑称;
背二哥:背力的脚夫的谑称;
棒老二:土匪;
二不跨五、二不捡残:形容要多不多,不大合适的状况。
二架梁子、二夹皮:形容难上难下的境地;
二黄、二黄腔:本为一种戏曲声腔,方言用来形容语言荒唐;
吊二郎当:形容行为不严肃,不庄重;
二聋八呆:形容反应不敏捷,做事不利索,稀里糊涂的样子。
二麻麻、二麻二麻:形容醉酒的状态;
二甩甩、二甩二甩:形容骄傲,轻视别人;
二冲二冲:骄傲,好自我表现,言行有些莽撞;
二扬二扬:形容骄傲,自满自得的神情;
二通不通:要通不通;
二马拦杆:形容言行不落拍,不踏实;
二话:别的话,不同意见,多用于后悔、埋怨、讲条件等。
二婚:再嫁或再娶;
二郎腿:一腿叠于另一腿的坐姿。巫山民俗中,对着人翘二郎腿被认为是轻慢的行为,女性尤忌。
二天:以后,改天;
二百五:近年传入的外地词语,讽称傻气,做事莽撞的人或半瓶醋。
“二”在巫山方言中运用广,构词时多用作前缀,带“二”的词语,多为贬义词,充分体现了巫山方言的生动活泼。
本帖最后由 大宁纤夫 于 2012-1-11 14:23 编辑
本文来自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如存在侵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