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盐有甜的研学之旅|巫溪县珠海实验小学家校社协同育人双线活动
研学之旅
邂逅千年古镇 相约古老盐泉
距离巫溪县城20公里的后溪河畔,座落着一个背山临水,历经千年的古镇——宁厂。听老人们说,宁厂古镇曾有过“一泉走白玉,万里走黄金”的繁荣盛景,还被赋予“上古盐都”的美称。而如今为何人烟稀少,如此破落?它因什么而兴有因什么而衰?……带着一系列的疑问,暑假里实小六年级三班的师生和家长们随着红池印象研学团队踏进这座千年古镇,去探寻解开谜题的答案。
一路上,孩子们热烈地的谈论古镇的模样以及猜测它的过往,对此次研学充满着无限的期待。
我们出发啦!
步入古镇,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这依山傍水的吊脚楼古建筑,虽破旧不堪,但古色古香,一砖一瓦历经千年风霜雨雪的洗礼,与那些经过商业化的古镇相比它反倒显得更为的古朴和可贵。红池印象的导学老师精心的为大家讲解七里半边街的来历和历史变化:古镇因盐而兴,当人们发现了盐泉,然后就把族人定居在此。从此、古镇上制盐、贩盐,南来北往、车水马龙,有了“日有千人拱手,夜有万盏明灯”的繁荣之景。研学导师还让孩子们闭上眼穿越时空,想象几千年前,七里半边街的繁荣昌盛的景象。
来古镇,最重要的是要了解悠久的盐文化。到了龙君庙遗址,孩子和家长们就迫不及待的要一睹盐泉的卓越风姿。研学导师绘声绘色的给大家讲起来了盐泉的悠久历史文化和“白鹿引泉”的美丽传说。传说在上古时代,小镇北边有一座宝源山,一位姓袁的猎人因追逐白鹿来到这里,发现了这咸咸的泉水,从此族人定居于此,发展盐业。古镇有4000多年的制盐史,也成为了中国最早的制盐地之一。因此这白玉似的盐泉就有了万里走黄金之说。
为了让孩子们更贴切的感受古镇的盐文化,大家一起去看盐灶遗址,并亲自尝试制盐的过程。
宁厂古镇有很多制盐传承人,今天为大家熬盐的是有着几十年经验的贺师傅。在制作的间歇,贺师傅给大家详细介绍了以前熬制的工序和一些古镇的历史。贺师傅最后说1992年盐厂就彻底关闭了,从此就慢慢走向没落。“古镇因盐而兴,也因盐而衰”,从他忧伤的表情和语气中我们仿佛懂了古镇衰败成了熬盐人一辈子的遗憾。
在酷暑下,经历三个多小时的熬制终于有收获了,大家忍不住尝一尝,很咸,但因着自己辛苦地劳作,似乎又带有那么一丝丝香甜的味道。接下来,同学们小心翼翼的把一把盐装进盒子,珍藏这份来之不易的成果。
一天研学之旅飞速而过,在回程途中同学们对本次旅行做了简单的感悟分享。这次古镇研学之旅也告诉我们,一次有价值的旅行不仅仅是去观光猎奇,更应当继承和发展我国传统游学“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教育理念和人文精神,让旅行与学习结合在一起,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END-
图文|六年级(3)班
排版|向 骄
来源:巫溪县珠海实验小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