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接种】你知道吗?这几种肝炎可接种疫苗预防→
7月28日是“世界肝炎日”,今年我国的宣传主题是“坚持早预防,加强检测发现,规范抗病毒治疗”。
接种肝炎疫苗是预防肝炎的重要手段。有关疫苗接种的知识您都了解吗?
今天为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各类肝炎疫苗。
肝炎病毒分为哪几种?
病毒性肝炎是一种会对肝脏健康造成很大影响的疾病,此类疾病治愈难度大,还可能传染给身边人;肝炎病毒共有5种,即甲肝、乙肝、丙肝、丁肝、戊肝。
目前已有疫苗可预防甲、乙和戊型肝炎。
甲型肝炎
甲型病毒性肝炎 (甲肝)是由甲型肝炎病毒(HAV)引起的一种传染病,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经甲肝病人的排泄物污染水源、食物等,未经严密消毒,从而造成传播。低龄儿童一般为隐形感染,而青少年和成人感染后常会出现比较典型临床表现:疲乏、食欲减退、肝肿大、肝功能异常等,部分病例出现黄疸。甲肝并不会引起慢性肝病、肝癌等。
乙型肝炎
乙型病毒性肝炎 (乙肝) 是由乙型肝炎病毒 (HBV)感染引起的传染病,主要通过血及血制品传播、母婴传播、性传播。乙肝病毒感染后可发展为急性感染和慢性感染,一般90% 以上成人在急性感染后均会自愈,而新生儿及5岁以下婴幼儿感染后大部分会变成慢性感染,并可能发展成为肝硬化甚至肝癌。
戊型肝炎
戊型病毒性肝炎 (戊肝) 是由戊型肝炎病毒 (HEV) 引起的传染病,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其暴发流行主要是由携带有戊肝病毒的粪便污染水源所致,散发则多由被戊肝病毒污染的食物(如猪肉、贝壳类海产品等)引起。戊型肝炎病毒感染后潜伏期为15~60天,平均40天。感染后临床症状主要为疲倦、食欲减退、腹部疼痛恶心、呕吐、发热及黄痘等,表现为急性肝炎的症状,通常在发病6周内恢复正常。
特别提醒:接种肝炎疫苗是预防病毒性肝炎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肝炎疫苗怎么接种呢?
甲肝疫苗
目前,甲肝疫苗有两种:甲肝减毒活疫苗和甲肝灭活疫苗,均可用于预防甲型肝炎。甲肝减毒活疫苗接种对象为18月龄以上的甲型肝炎易感者;甲肝灭活疫苗接种对象为1岁以上甲型肝炎易感者。我国已将甲肝疫苗纳入儿童免疫规划,实施免费接种。
免疫程序:
甲肝减毒活疫苗:18月龄接种1针。
甲肝灭活疫苗:接种2针。18月龄、24月龄各接种1针。

乙肝疫苗
乙肝疫苗接种对象为乙型肝炎易感者,尤其是新生儿、有乙肝家族史、从事医疗工作的医护人员及接触血液的实验人员,更应该接种。我国已将乙肝疫苗纳入新生儿免费接种。
免疫程序:
乙肝疫苗需接种3针,分别在0、1、6月接种。新生儿第1针在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对乙肝疫苗常规免疫无应答的16岁及以上年龄的乙肝易感者,可选用含HBsAg60μg的乙肝疫苗。
根据目前临床研究结果,推荐无应答者接种1剂(60μg),经采血确认其抗体水平仍未达到阳转者再考虑接种第2剂,两剂间隔至少4周以上。
戊肝疫苗
戊肝疫苗适用于16岁及以上易感人群。推荐戊型肝炎病毒感染的重点高风险人群接种,如畜牧养殖者、餐饮业人员、学生或部队官兵、育龄期妇女、疫区旅行者等。
免疫程序:
戊肝疫苗需接种3针,分别在0、1、6月接种。
接种咨询电话:
023-51528255
接种地点:
儿保科111室
接种时间:
周一至周日上午8:00-11:30,下午14:30-16:00
周六至周天上午8:00-11:30
如有相关疑问,请扫码咨询医生。

END
供稿:儿保科
编辑:魏高钦
一审一校:沈雪辉
二审二校:王安波
三审三校:刘小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