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溪人,用这些老物件都用过的不再年轻了
看看这些老物件你用过几种,全用过的已不再年轻了。
电话卡:当时外出打工求学经商必不可少的,有了这张卡,可以在城市的道路两旁的电话亭随时打电话,省去了到处找公用电话的麻烦。
,分币:上小学时5分钱可以买一张白纸,裁剪成32K的可订成一个本子用一星期,二分钱可以买一根不带橡皮擦的铅笔,一分钱可以买什么?大家想想看。
邮票:没有电话,没有手机,写信时当时老百姓普遍使用的一种沟通联系方式。普通的平信需要贰毛钱,挂号信需要捌毛钱。
粮布票:在计划经济的年代,这种小票在当时供销社有时比人民币还好用。
干飘,也叫水飘,是葫芦锯开后晒干得来的。当时日用物资匮乏的年代,没有塑料制品等,这个东西在每个家庭必不可少,用来舀水,舀面,舀粮食等等。
猴头秤,又叫十六两秤。旧时十六两为一斤,有一句俗语叫半斤对八两,就是由此而来,估计这东西现在很多年轻人不会用了。
长命灯:没有电,没有煤油,照明就靠它。在灯碗里放上一勺花生油,用棉花捻成一根小细条,放在里面可以点好几个晚上。
榨油机:榨取花生油的工具,这个在八九十年代属于投资较大的物件,一个村子也就一两个,还需要几家共同出资才能拿下。









游客